护理科普:安全护理之——保护性约束
一、何谓保护性约束?
保护性约束,又称约束性保护,是指使用约束工具适当限制患者冲动、自伤、伤人及治疗不合作等行为,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及治疗顺利进行的方法。
二、保护性约束的目的和意义
1、提高患者管路的安全。
2、控制患者危险行为的发生,避免伤害他人或自伤。
3、保证治疗护理顺利进行,确保患者生命安全。
三、什么情况下需要保护性约束
1、意识改变或认知障碍,有坠床、抓伤、意外拔管风险或不配合治疗等情况。
2、全麻术后未完全清醒患者,留置有重要管道的情况。
3、病情危重,使用有创通气、伴有各类插管或引流管的情况。
4、患者有行为紊乱,谵妄、躁动等情况。
四、常用的约束工具介绍
五、约束的正确做法及注意事项
六、哪些情况属于无效约束
七、约束失效会导致哪些后果
1、导致患者发生坠床、抓伤、撞伤等意外事件。
2、导致患者意外拔除管道,影响患者病情,危及患者生命。
3、造成患者骨折、肢体水肿、皮肤损伤、臂丛神经受损等伤害。
八、何时解除约束
病情平稳,意识清醒且情绪稳定,经专业评估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治疗及保护管道后即可解除。
专家介绍:
潘金玉,神经外科护士长、副主任护师、硕士研究生
从事神经外科工作21年,担任神经外科护士长11年,具有丰富的神经外科护理临床及管理经验,主要研究方向为神经急危重症护理。主持院管课题2项,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等课题3项;发表论文17篇,其中SCI论文3篇;获实用新型发明专利2项;主持开展临床新技术5项。
主要学术任职:
Ø 重庆市护理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
Ø 重庆市护理学会卒中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Ø 重庆市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
Ø 重庆市重庆市医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护理学组委员
Ø 重庆市医学会卒中分会护理学组委员
Ø 重庆市卒中学会营养分会常务委员
Ø 重庆市解剖学会神经重症专业委员会委员
Ø 重庆市静疗专科质控专家组成员
Ø 重庆市血管内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专家组成员
